“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简介
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2003年下发了《关于印发<湖南农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湘农大[2003]1号),开始启动“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即在三至五年中,遴选3-5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在科研经费、津贴和科研用房等各方面学校将给予重点扶植,以加快向院士等高层次人才进军的步伐。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公开遴选和岗位目标管理制度。学校与培养对象签订培养协议书,规定培养期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目标和任务。培养期为五年,满两年接受中期考核,考核合格者可继续培养;培养期满,经考核合格可进入第二阶段培养。
在培养期内,培养对象的工作职责包括:
1.在本学科起到领衔作用。
2.培养期内每年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篇以上,其中SCI引用文章2篇以上。
3.出版专著1本(20万字以上)。
4.主持国家级或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确保该项目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取得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成果。
5.获得省、部级一等以上科技成果奖1项以上(排名第1)
6.努力在本学科领导内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后备人才,对本学科学术梯队建设、学术方向的选择、科学研究项目的选定和制订人才培养措施等方面给予全面具体的指导;对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引用、培养和使用,优化学术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提供咨询。
7.在培养期内,对本学科领域的拓宽、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先进水平做出突出成绩。
目前,我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有两名培养对象。
首批“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期满考核均获优秀
会上,副校长符少辉首先介绍了“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提升我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他还强调,要着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一批在某一学科领域、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青年优秀骨干。
随后,我校首批拔尖人才培养对象
最后,评审专家对两名培养对象受聘五年来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等进行了全面评价。经过投票表决,
(贺晶)
“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在职小档案
刘仲华:
2007年,先后批准建立了科技部“药用植物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开发中心(湖南)”、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天然产物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两个基地。并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合作,由农业部批准组建了“国家农产品加工中心湖南省茶叶加工分中心”、湖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了“湖南省茶叶种植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湖南省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主要依托,2009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成立“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5年间,刘仲华教授共招收博士生33名,毕业博士20名,现有在读博士13人,每年还招收博士后1-2名;共招收硕士研究生83人,毕业硕士36人,现有在读硕士生47人。2008年起招收留学生,现有硕士和博士留学生3名。
肖浪涛:
肖浪涛教授是2004年我校首批遴选的两名“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之一。在培养期内,他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在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湖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国际交流合作重点项目等省级科技攻关课题共11项。获资助经费500余万元。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早稻垩白改良剂及其配套技术研究”获湖南农业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由学校推荐申报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1篇(SCI收录12篇),获得3项国家专利和1项计算机软件登记权,同时还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6项。
5年来,他共培
在学术梯队建设方面,现已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基本合理的学术队伍。学术队伍现有17人,其中教授8人(有5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5人,讲师和实验师4人;留学归国人员9人,有博士学位10人,在读博士生2人,35岁以下8人,45岁以下者占80.83%,构建了一支年轻化的学术队伍。
点击下载文件: |